| 什么樣的人,適合做結婚對象? | 
| 來源: 點擊數:2319次 更新時間:2019/3/14 16:38:08 | 
不管是嫁還是娶都要選擇對的人,既然決定了要結婚了,就做好了要一起一輩子的事情!那么什么樣的人才適合做結婚對象呢? 
 01 原生家庭關系和諧的人 
 原生家庭的情感模式,影響人的一生。 
 如果一個人從小家庭和諧,父母恩愛,那么,長大后他也會自然而然地復制原生家庭的情感模式,組織一個和諧幸福的新家庭。 
	 他心里深深地相信:美好的愛情,是可得的;幸福的婚姻,是不難的。 
 對于這樣的人,他們更能積極地看待和解決問題。而那些原生家庭情感模式緊張、對感情總是將信將疑的人,看待問題的心態消極,解決問題的耐性差,容易放棄。 
 如果一個人從小到大,父母都在爭吵、出軌、鬧離婚,他從來就沒見過美滿愛情的樣子,又怎會有足夠的信念去追尋和建設一段美滿的婚姻呢? 
 另一方面,從不健全的原生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,會在步入感情時面對更多的問題。 
 一個人如果從小能夠得到足夠的愛,擁有愛的能力,長大后在感情中更容易做出理智的權衡取舍。 
 而與之相反的一類人,在步入婚姻后,容易用錯誤的方式去解決感情問題。 
 比如,父母有出軌歷史的人,婚后如果感情不和諧,也容易用出軌來解決。 
 原生家庭過于男尊女卑的男人,婚后容易大男子主義,導致婚姻關系不和諧。 
 原生家庭關系過于疏離、從小缺乏愛的能力的人,婚后遇到問題,容易放棄。 
 …… 
 可是我們也要明白,完美的原生家庭,從來都是不存在的。每個人也都有或大或小的人格缺陷。如果你用完美主義的眼光去挑剔,那你永遠也找不到一個適合的對象。 
 我們所能做的,是量力而行,盡量選擇一個“人格黑洞”不那么大的人,并在婚姻中去給予對方愛和體諒,令彼此在親密關系中得到二次成長。 
 02 在日常小事上為愛打卡的人 
 相愛容易相守難。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,哪里都在發生;始終如一的婚姻,卻是鳳毛麟角。 
 愛的激情,最經不起時間,遲早要消散;講完激動人心的結婚誓詞,漫長的考驗才剛剛開始。 
 所以,“什么樣的人更適合做結婚對象”這個問題的本質更在于:什么樣的人,能夠一如既往地愛你? 
 戀愛時,他站在樓下冒雨呼喚你的名字;結婚后,卻因為誰去洗碗而跟你吵得面紅耳赤。 
 戀愛時,他節衣縮食為你買下iPhone手機;結婚后,他連情人節的一束花都覺得太形式主義。 
 戀愛時,他恨不得24小時粘著你看牢你;結婚后,他看他的世界杯,你看你的韓劇。 
 你覺得感情變淡了,他不以為然地回你一句,都老夫老妻了。并不會嘗試做任何努力。 
 所以這根本就是兩個命題。戀愛時再轟轟烈烈,不代表結婚后也能甜甜蜜蜜。 
 到頭來你會發現,能夠數十年如一日地維護一段婚姻的,是那些堅持為愛打卡的人。 
 他也許不會舌燦蓮花,卻每天為你做早餐; 
 他也許不會一擲千金,卻每晚睡前為你的手機充電; 
 他也許跟你不是一見鐘情,卻比誰都懂得默默維系。 
 有的人你適合跟他談戀愛,而有的人你適合跟他結婚。那些能夠在日常小事上為愛打卡的人,更具備長期維系一段幸福婚姻的能力。 
 03擁有“善意眼光”的人 
 有一位讀者在后臺來信,分享了自己父母的婚姻故事: 
 我媽今年六十歲,從年輕起就是女漢子脾氣,結婚四十年,對我爸說得最多的話是“你什么也不會做”,菜沒燒好,飯沒做好,給孫子買回的書不是他喜歡的,抽屜拉開卻不知道關上…… 
 總之在她的眼里,他似乎是個一無是處的人。 
 旁人替我爸不平,說你其實為她做了很多啊,他卻只是傻笑回答:“她其實是覺得好玩,你瞧,這么簡單的事情你都不會做。” 
 即使我媽是真的抱怨,真的生氣,被他這樣一解釋,也只好輕描淡寫起來。 
 當然也有劇烈爭吵的時候,但每次爭吵過后,總是我爸先妥協。 
 哪怕有時候,他根本不知道她心里的壓力是什么,但他總是說:哎呀,她一定是受了很大刺激才發這么大脾氣。 
 他只是愿意相信,她不是無理取鬧,她是值得并且應該被理解的。 
 再想想她平日的溫柔,想想她對自己的好,真是連生一丁點氣,都顯得自己太沒肚量了。 
 可見,堅持以“善”來揣度對方所做的一切,是世間最珍貴的愛,也會成就最長久的婚姻。 
 生你的氣,就是生自己的氣,覺得你是壞人,無異于承認自己是壞人,因為你是我愛的,我選的,是世上另外一個我,怎能對那壞情緒下迸出的一句話挑剔萬分,甚至以“惡”去揣度那句話背后的用心呢? 
 一個多賺五百塊錢都美滋滋告訴你的人,一個每天為你煮飯做菜的人,一個你生病她就睡不著的人,她所說的一切都是好的,都是善意的,如果你的心里存著善與愛,存著對所有美好歲月的眷戀,你就不憚以最大的善意來揣測對方的一切作為。 
 這樣的人,這樣的愛,才真的經得住漫長歲月。 
  | 
| 【刷新頁面】【加入收藏】【打印此文】 【關閉窗口】 | 
| 上一篇:婚禮花童有什么講究 下一篇:婚慶的燈光有用么? |